距離中山約300公里的蔚藍海面上,中山造的風機正“歡快”地運轉著,風機所在的海面下有活蹦亂跳的魚兒。11月10日,在離岸近百公里的廣東陽江遠海海域上,工作人員成功“撒下了第一網”,收魚近5000公斤。由明陽新能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明陽集團”)研發投運的全球首臺風漁一體化智能裝備“明漁一號”正式迎來首批漁獲。

“風漁融合”模式帶來生態效益
今年8月12日,全球首臺搭載“風漁融合一體化智能養殖網箱”的風機在廣東陽江成功吊裝,標志著全球首臺風漁一體化智能裝備“明漁一號”整體建成。隨即“明漁一號”開展金鯧魚深遠海智能化養殖,它首創性實現了“海上風電+海洋牧場”海域、結構、電力、信息傳輸、運維等多方位的深度融合。這也是全球首次實現綠電一體化直供養殖的低碳漁業模式,不僅滿足了深遠海養殖設備對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電力需求,也實現了風漁深度融合技術、網箱抗臺風技術、深遠海智能化養殖技術的突破。
“明漁一號”由明陽集團自主研發設計,由于無國內外先例借鑒,在研發過程中,技術人員先后攻克多項難關、創新設計方案和海工技術,實現了用一套裝備實現發電和養魚兩個功能,推進能源行業與深遠海漁業“雙聯動”?!懊鳚O一號”采用50年一遇環境海況條件抗臺風設計,通過網衣方案創新及海工技術突破解決南海海域臺風頻發難題,最高可抵御17級超強臺風。此外,該裝備采用了智能化漁業養殖系統,通過大數據和AI計算,實現智能投喂、智能監控監測、自動洗網、自動收魚。

“此次收獲的金鯧魚活力十足,同時還收獲了石斑魚、金頭鯛等試驗魚種。首批漁獲在深海捕撈活魚運輸上岸后,采用低溫速凍技術,并經冷鏈運輸至消費者的餐桌?!泵麝柤瘓F相關負責人介紹說。
深遠海是高流速、高溶氧、低污染的純凈海域,為這批金鯧魚提供了類野生的生長環境。據介紹,8月首批投入帶“試點性”的1萬尾魚苗以來,“明漁一號”歷經兩次臺風,但損失不明顯,表現平穩。養殖期間,“明漁一號”不僅孕育了高品質深海金鯧魚,其優越的生長環境及形成的“天然庇護所”效應吸引了不少野生魚種自發前來棲居,這也印證了合理有效的“風漁融合”模式所帶來的生態效益。這一模式不僅可以實現海洋漁業資源恢復、提高海域基礎生產力,還有利于生物多樣性保護、提高海域生物量。
“向海圖強”加快開發海洋經濟
中國是海洋大國,廣東是海洋大省。在國家、省戰略布局下,今年以來,明陽集團加快向海圖強,開發海洋經濟,為高質量發展增添“藍色動力”。
在明陽集團中山總部的大數據中心,工作人員通過顯示屏便可以了解“明漁一號”養殖情況。特別是在收魚時節,還可以遠程看到海上豐收的喜悅場景。

1993年,明陽集團在中山成立。作為“海上風電”領軍企業的明陽集團近年來加快實現海上“漁”夢。此次,綠電一體化直供養殖的低碳漁業模式的成功實踐,正是明陽集團“向海圖強”的大膽探索。
2022年初,由明陽集團自主設計建造的國內首個“海上風電+海洋牧場”示范項目,在廣東陽江沙扒海域成功收魚。此舉標志著海上風電與漁業養殖結合的可行性。今年4月,由明陽集團自主研發設計的“導管架風機+網箱”風漁融合一體化裝備正式開工建造。7月,其自主研發設計的全球首臺“導管架風機+網箱”風漁融合一體化裝備MyAC-JS05正式下線,并于7月下旬投運于全國首個“海上風電+海洋牧場+海水制氫”融合項目——明陽陽江青洲四海上風電場項目。
海上風電制氫、海洋牧場、聯合開發等融合發展模式將是未來的趨勢。如今,明陽集團正全力推進海上風電、海水制氫、海洋牧場于一體的海上綜合能源產業的建設與投資,創新推動海洋技術與海洋裝備、海洋能源和海洋經濟的高質量融合發展。
編輯? 周振捷 二審 王欣琳? 三審 程明盛